鲜淘网,甄选柴米油盐酱醋茶、肉食禽蛋水产海鲜和零食地方特产,为您生活的每一天提供新鲜。
当前位置:鲜淘网 > 特产 > 地方特产 >

永定万应茶

来源:鲜淘网 2024-11-17 09:31:35      鲜淘网 手机版

永定万应茶


  
  介绍:

永定万应茶是福建省永定县的特产,永定万应茶具有疏风解表,健脾和胃,祛痰利湿,消积导滞的主要功能,已有近30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畅销省内外,深受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外籍华人的赞誉,是永定四大名产(烤烟、菜干、土纸、万应茶)之一。

灵源万应茶系灵源禅寺三十一世祖高僧祖传密方药茶,历今已有六百四十多年,采集灵源山天然独特青草药,配与中药材和天然茶叶,经精心研制而成。“万应茶”起源于距今有200多年前的清朝嘉庆年间,由著名客家老中医卢曾雄依据三十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三十多种地道中药材经过传统中药制剂工艺技术配制而成的,将秘方世代相传至今。“万应茶”的200多年临床应用,对胃肠积热引起的腹痛、腹泻、痞满、便秘;中暑所致的发热、恶寒、呕吐、泄泻;饮酒过量所致的恶心闷乱及外出水土不和、晕车、晕船、伤风感冒诸多各证有显著疗效。

说起这万应茶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经历——早在清代嘉庆年间,永定陈东籍老中医卢曾雄在漳州执医时期,由于他“为人慈善,乐于助人,广交朋友”,有一位江西籍的游医经常到他店里购买药品,在交往中,他们之间感情笃笃,有如兄弟般的手足之情,后来,老人患病,住在他的店里,卢曾雄一家人细心照料,持续半年多,老人病愈后返家,亦由卢资助盘费,使老人感激不尽。他在起程之后,又匆匆回到店中,将一个手抄本子交给卢曾雄,并对他说:“我年老返乡,恐无机会再来,此物送给你作个纪念,将来一定有用。”他还谆谆告诉卢老中医:此乃是自己一生之积累,他探索过近百个地方,采用30多种中药苦心研制面一种药丸,并以身作过试验,证实它对于治疗外感风寒、头晕咳嗽、胸满腹胀、腹痛泄泻、食滞饱胀、诸般积聚、红白痢疾等极有疗效。

第二天,老人重新上路返乡。

卢曾雄根据这个手抄本,再经苦心钻研,反复试验,并亲自动手制作成功。起初,制成密丸状,一粒粒有如手指头大小,显得比较粗糙些。刚刚应市,恰逢浙江天台山一位老和尚路过这里,他高兴极了,信手拿来笔墨纸砚,画了一幅中堂画,赠与卢曾雄。画中题写:“采取名山药,善疗天人。”此后,卢曾雄便把药铺取名“采善堂”,并把它贴于大门上。

到了道光年间,卢宏汉接过父辈医术并对此药进行潜心钻研,在制作工艺方面做了革新,由粗磨改为细磨,用铜模压成扁园状小饼,每块重一钱,能治多种疾病,命名“万应茶饼”。那时候,适逢进士、翰林院编修巫宜福(永定大溪人)回乡省亲,卢宏汉往见并赠送万应茶饼,巫把“茶饼”带回任所。此值京城瘟疫流行,巫把该茶饼分送多人治疗,被治愈者甚众。于是,巫翰林亲笔写下“采善堂”三个大字,并题诗一首:

有客桑君语,良方妙化哉。

桔荣先荫外,药引上池来。

驱疫千金焕,通神六气归。

视中宜宝贵,知是济时才。

 

这个万应茶饼,名不虚传。早在道光年间,江西九江、修水、铜鼓、奉新、万载等地流行瘟疫时有发生,患者服用之后,大部分人很快恢复健康,深受群众信赖,所以直到如今,这一带地方对“万应茶饼”情有独钟,一直是万应茶销售的主要地区。

1956年,卢曾雄的后裔卢文华、卢文寿兄弟俩把这个秘方献了出来,并亲自参与技术制作,由当时的陈东供销社承办经营业务。1977年万应茶饼载入《福建省药品标准》;1979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审核批准,商标为“金丰山牌”。

1984年冬,厂址搬来永定城关,纳入地方国营,厂名仍然是“永定县采善堂制药厂”,经省卫生厅准,并取得闽卫准字(86)21203号的产品批准文号。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采善堂制药厂取得长足的进步,如今一幢幢崭新的厂房,仓库、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横亘于永定城关东门外,全面更新生产设备和包装技术,按原配方制作,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袋泡剂万应茶,源源供应我国闽、粤、赣、湘、桂、滇、黔和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驰名中外。

猜你喜欢

  • 连环砂仁

    连环砂仁产于享有“中国砂仁之乡”美誉的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目前种植规模已达4万余亩,年产量1万余吨,是全国最大的砂仁基地。     连环砂仁属多年生草本,高2至3米......

  • 南川大树茶

    大树茶故里——南川   南川茶(学名:Camellia nanchuanic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阔叶林里,目前尚未由人工引......

  • 文山三七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 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地道药材。 来源:为......

  •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 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