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枇杷以枝条粗壮,抗逆性强,果实特大、外观艳丽、结果习性好,产量高,肉多味甜、早熟、耐贮运等特点而闻名,单果重在60克以上的果占85%,最大单果重达172克,为世界之最。2007年全市枇杷种植面积达1.8万公顷,产量8万吨、产值近4亿元,莆田枇杷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福建省的50%以上,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25%。
(一)根据地区分类
枇杷属蔷薇科枇杷属。该属共20余种,原中国的有14个种,多数原产长江中上游及西南山地,
主要有:
1.普通枇杷
普通枇杷为常绿小乔木,高6~10米,树干灰褐色,粗糙,新梢密被茸毛,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近无柄,革质,叶背生锈色绒毛,叶缘锯齿状缺刻。圆锥状花序,小花白色,花萼、瓣各5枚,雄蕊多数,花柱5裂,子房下拉,5室,胚珠各2枚。果大,橙红色或橙黄色。种子2~6粒。各栽培品种均属木种。特点是冬花夏果。原生种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
2.台湾枇杷
台湾枇杷又称赤叶枇杷,原产台湾恒春。叶薄,果小,圆形,10月成熟,味甜可食,有治热病功效,耐寒力弱。可作砧木。其特点是夏花秋果。台湾、广东分布。
3.南亚枇杷
南亚枇杷又称云南枇杷,光叶枇杷,云南及印度北部有原生种。常绿大乔木。叶两面平滑无毛,有光泽,叶柄长2~3厘米。花有山楂香气。果小,椭圆形。种子1~2粒。特点是冬花夏果。
4.大花枇杷
大花枇杷在四川西部有原生种。叶缘反卷,初具茸毛,后脱落,叶柄长2.5~4.0厘米。花大,直径2.0~2.5厘米,雌蕊3枚。果较大,近圆形,橙红色,光滑。种子1~2粒。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特点是春花秋果。
5.栎叶枇杷
栎叶枇杷产云南蒙自等及四川西部。小乔木。叶背密生倒伏状灰色茸毛。子房半上位。果小,卵形,肉薄可食。独核(1粒种子)。特点是秋花夏果。
6.怒江枇杷
怒江枇杷产云南怒江沿岸。小乔木。叶面光亮,叶背黄色长柔毛。果球形。独核(1粒种子)。6~8月成熟。特点是春花秋果。
(二)其他分类
枇杷与樱桃、杨梅并称初夏三姐妹,品种有二百多种。枇杷论成熟期,可分早、中、晚三类,早熟品种五月即能面市,中熟品种于六月大批登场,晚熟品种可延至七月上旬。
依果形分,有圆果种和长果种之别,一般圆果种含核较多,长果种核少或独核者居多。
按果实色泽分,又分为红肉种和白肉种,红肉种枇杷因果皮金黄而被称为“金丸”,如宋代陆游所写的“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白肉种枇杷肉质玉色,古人称之为“蜡丸”,正如宋代郭正祥所写“颗颗枇杷味尚酸,北人曾作蕊枝看。未知何物真堪比,正恐飞书寄蜡丸”。前者寿命长、树势强、产量高,但品质不如后者,著名品种有圆种、鸡蛋红等;白沙枇杷生长、产量等都不如红沙枇杷,但品质优良,著名品种有圆种、育种、鸡蛋白等。
就品种而言,红肉种皮厚易剥,味甜质粗,宜于制罐头。而白肉种皮薄肉厚,质细味甜,适于鲜食。枇杷名品有浙江余杭的“软条白砂”,肉白味甜;福建莆田的“解放钟”,果肉厚嫩,汁多味美;江苏吴县的“照种白沙”,汁多质细,风味鲜甜。
1. 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
2. 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3. 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
枇杷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的保健水果。 枇杷枇杷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及维生素A、B、C。丰富的维生素B、胡萝卜素,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功用,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营养素呢!因此,枇杷也被称为“果之冠”,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可预防癌症、防止老化。
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肺痿咳嗽、胸闷多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