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文化部的公告,2010年,安徽省霍邱县申报的霍邱柳编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为:Ⅶ-55,遗产类别为:传统技艺。2008年,霍邱柳编和黄岗柳编合并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Ⅷ—26,名称为:淮河柳编工艺。
3 遗产简介
名称:淮河柳编制作技艺(皇岗柳编、霍邱柳编)
申报单位:阜阳市阜南县、六安市霍邱县
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北宋岳飞的副将刘琦命百姓编筐,令将士在黄岗西抬土筑台,庆贺败金兀术胜利,此台史称“贺胜台”。每逢重大的民俗节日,当地人以柳条扎龙舞凤,以示吉祥。
柳编编织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细,而且工艺原始独特,纯手工编织而成,就传统花瓶而言,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几乎不用什么工具,即使是梁棍、模具也都是土产的“手工造”,但是编织出来的产品,结构严密,形体圆润,其精细程度,令人叫绝,是传统柳编工艺的精品。“径编”、“立编”为沿淮蒙洼柳编艺人独创的工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传承价值。
柳编工艺精美,历代艺人代代相传,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资源,其产品通过着色、煊染,显得古朴、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柳编产品坚固耐用,朴素大方,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特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由于柳编工艺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工序复杂,如刮皮、烘烧,做起来特别辛苦,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导致一部分工艺失传,面临濒危境地。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从2008年12月31日起对霍邱柳编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第147号)。
保护范围
霍邱柳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安徽省霍邱县临淮岗乡、临水镇、周集镇、城西湖乡、宋店乡、新店镇等6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5 专用标志使用
霍邱柳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霍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6 质量技术要求
(一)栽培品种。
霍邱沿淮、环湖洼地原生杞柳品种,霍邱大白皮柳条。
(二)立地条件。
选择土壤pH值5.2至5.66,土层深厚肥沃的河湖滩涂、低洼潮湿、淤土细沙的湿地。
(三)栽培管理。
1、扦插栽植:于12月下旬至2月上旬,选用一年生、粗1厘米左右的健壮枝条,剪截成15cm至20cm小段,插入土中与地面平齐或稍露出1cm至2cm。每公顷种条用量2300kg。
2、栽植密度:株距6cm至8cm,行距25cm,每平方米扦插50株至70株。
3、管理:在施足基肥(土杂有机肥)的情况下,结合杞柳生长特性,第一次生长高峰到来之前的5月份,每公顷追施尿素450kg,第二次生长高峰到来之前的7月底每公顷追施尿素300kg。当苗高3cm至4cm时就应开始除草,年除草3至4次。生长期及时抹芽拿杈,以利条子的高生长,并注意保证条身光滑无痕。
4、病虫害防治:做好柳田清洁工作,减少侵染源。注重监测,化防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保护杞柳林地有益生物。
5、收获:杞柳条一般在农历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割,收割后要按长短粗细分类堆放。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杞柳条质量要求。
粗细匀称,无分叉,光泽度好,韧性强。带皮干条栗色,无虫卵,捋皮后干条色洁白,无明显杂色。通条长1m至3m,条中部直径0.5cm至1.0cm,1m段柳条根稍径差≤1mm,弯成条径25倍的圆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