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淘网,甄选柴米油盐酱醋茶、肉食禽蛋水产海鲜和零食地方特产,为您生活的每一天提供新鲜。
当前位置:鲜淘网 > 特产 > 地方特产 >

舟山带鱼(2)

来源:鲜淘网 2024-11-12 09:45:18      鲜淘网 手机版

其次,舟山带鱼骨小体肥,背脊上无凸骨,鳞片容易脱落。人们常常误认为鳞片不易脱落的带鱼才好,导致很多商贩在带鱼外表刷鳞片等添加物,其实是种误区。舟山带鱼鳞片易脱落,正宗的舟山带鱼,鳞片完整程度只跟捕捞方式有关——钓带和网带。钓带外形整顿,好看;网带外形有些散,鳞片不整齐有脱落。

通常钓带价格更高,除了比网带外形更加完整,还因为钓带在起钓的过程中,鱼钩已经扎进了鱼嘴,将带鱼体内的血液放了一部分出来。而渔民在拔掉鱼钩的过程中,也会有鱼血从鱼嘴里渗出,被放血的带鱼往往比其他带鱼更美味。

此外,舟山渔场属东海海域,东海有休渔期,一般9月以后开禁,而舟山带鱼有有夏冬两季作业 ,冬季带鱼品质最佳。

7舟山带鱼的国家地理标志申请经历

 

2004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取得全国首批海鲜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舟山是我国重要的海水产品产区,“舟山带鱼”“舟山大黄鱼”等舟山海鲜以其质优、味美而闻名国内外市场。但一些不法商贩常假冒舟山水产品,严重损害了舟山水产品的商誉,破坏了舟山的形象。

2004年开始,为保护舟山海水产品,提升舟山海水产品的附加值,舟山市政府拨专款支持舟山海水产品商标品牌基地建设,并把品牌基地建设和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市工商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部门精心调研,制订地方标准。同年11月底,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报“舟山带鱼”、“舟山大黄鱼”、“舟山三疣梭子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由于海水产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无先例可循,认定难度大,申报中曾几度‘搁浅’。”据舟山市工商局副局长吴央国介绍,舟山市对此没有轻言放弃,多次组织专家、科研单位、有关部门反复论证,终于突破,创下先例。

据介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国际通行的一项制度,对产地、产品提供质量证明,能提高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运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既能保护舟山独有的自然资源、产品和文化遗产,也有助于舟山实施品牌渔业发展战略,提高舟山渔业竞争力,大大提升舟山的知名度。

按照惯例,带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15%~80%,甚至更多,安吉白茶、临海蜜橘就是最好的例子。现舟山带鱼年捕捞量还有13.6万吨;稀缺资源大黄鱼去年捕捞量也比前些年有所增加;而养殖的三疣梭子蟹总面积达5万多亩,2008年产值达5亿多元。由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能运用得当,已经将成为舟山市渔业发展的新引擎,全市20多万渔业人口也将直接从中受惠。

8舟山带鱼都是野生带鱼

 

舟山带鱼都是野生的,不存在养殖与野生之分。因为带鱼是一种只能在深海生存的鱼类,都是远洋拖网打捞上来的。带鱼对水压等生存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被打捞上来时鱼都已经死亡。而且,鱼鳔因为压力原因会破裂,这就是为什么市民在购买带鱼时经常发现带鱼腹部破裂的原因。也就是说,带鱼都是野生的,根本不存在养殖带鱼一说。

9舟山带鱼独特的营养价值

 

舟山带鱼表皮银白细嫩,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高,并含有其他渔场带鱼没有的DHA成分。舟山带鱼味细腻可口,品后令人难忘,堪称“世界上最好吃的带鱼”。常吃舟山带鱼,可降低胆固醇,促进毛发生长,增强记忆力,补益五脏。舟山带鱼身上含有的维生素A是一种重要的防癌物质。因此,舟山带鱼不但可制成美味佳肴,同时也是一种滋补健身的海鲜珍品。

舟山带鱼全身的鳞和银白色油脂层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对辅助治疗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等有益。

舟山带鱼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10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皮肤干燥之人食用,心脏病者忌用。

猜你喜欢

  • 连环砂仁

    连环砂仁产于享有“中国砂仁之乡”美誉的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目前种植规模已达4万余亩,年产量1万余吨,是全国最大的砂仁基地。     连环砂仁属多年生草本,高2至3米......

  • 南川大树茶

    大树茶故里——南川   南川茶(学名:Camellia nanchuanic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阔叶林里,目前尚未由人工引......

  • 文山三七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 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地道药材。 来源:为......

  •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 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