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荣誉认证
2001年开鲁县“三鲁”牌红干椒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名牌产品,所生产的红干椒名传海内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外经导报等媒体争相播报,成为中国最大的红干椒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之美誉。 2007年开鲁红干椒经专家评定后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并注册,获国家专利。 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开鲁红干椒协会试验推广的“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也获得了自治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7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10年2月24日起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开鲁红干椒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鲁红一号、道德红。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黑五花土,有机质含量≥1.2%。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强;土层厚度达40cm以上,保水保肥、有利于排水;土壤pH值7至8。
(三)栽培管理。
1、种子选择:选择提纯复壮繁育的鲁红一号或道德红辣椒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
2、轮作:与茄科蔬菜之间实行3至4年轮作。
3、播种:塑料大棚冷床育苗于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公顷栽培面积用种子0.75至1.05kg。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至7g。
4、分苗:当幼苗生长到3至4片真叶时,采取单间单株分苗法,按株行距10cm×10cm于棚内分苗。
5、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前应保持棚内温度28℃,幼苗出土后保持棚内温度18℃至22℃;苗期管理前期主要是加强保温,防止冻害;后期主要是通风降温,防止秧苗徒长;当秧苗长到8至10片真叶、子叶部位茎粗达到0.3cm至0.4cm时,可准备定植;定植前7至10天对幼苗进行通风锻炼,到定植时应能够适应外界环境;苗期管理大约需要45天。
6、定植:5月20日左右定植,定植本田前茬应是非茄科作物生产地块。定植密度为6.75至7.5万株/公顷,即做底宽70cm,上宽55cm,高10至15cm的高平畦覆地膜定植。
7、水肥管理:定植前有机肥施入量为每公顷≥7万公斤;开花前磷肥的施用量为每公顷≥150公斤专用肥并浇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时间:下霜前,当椒果着色量≥80%以上,带根采收。
2、晾晒和烘干:
(1)本田晾晒:先头朝上根朝下晒3至5天,再根朝上头朝下晒3至5天,反复晾晒至椒果干至七成后上垛,先头朝外根朝内垛1.5米高,8至10天翻捣一次垛,改为头朝内根朝外垛10天左右,最后散晒3至5天,达到握不出气手捻不打滑即可出售。
(2)人工烘干:采收后摘下椒果利用烘干塔对椒果进行烘干,烘干标准为椒果的含水量为18%至22%。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椒果为羊角形,香辣味,颜色紫红色。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