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淘网,甄选柴米油盐酱醋茶、肉食禽蛋水产海鲜和零食地方特产,为您生活的每一天提供新鲜。
当前位置:鲜淘网 > 特产 > 地方特产 >

寻乌蜜桔

来源:鲜淘网 2024-11-19 09:25:47      鲜淘网 手机版

寻乌蜜桔


  
  介绍:

地域范围

“寻乌蜜桔”系指产地江西省寻乌县的蜜桔产品,是寻乌县的拳头产品。由于寻乌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深厚、含有丰实的腐蚀物和有机质、透气性很强,非常适应蜜桔的种植。

特定品质

寻乌蜜桔具有皮薄、色鲜、果型好、质脆化渣、清香无核、风味浓厚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化典故

2006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寻乌蜜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 江西寻乌,气候适宜、雨水充足,是典型的亚热带地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果种植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寻乌蜜桔主要分布在,长宁、文峰、澄江、吉谭和山标等乡镇。

寻乌蜜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寻乌蜜桔”系江西省寻乌县特产水果,寻乌蜜桔具有皮薄、色鲜、果型好、质脆化渣、清香无核、风味浓厚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1996年被国务院有关部门授予“中国蜜桔之乡”的荣誉称号。2006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

1 简介

“寻乌蜜桔”系指产地江西省寻乌县的蜜桔产品,是寻乌县的拳头产品。由于寻乌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深厚、含有丰实的腐蚀物和有机质、透气性很强,非常适应蜜桔的种植,所以,寻乌蜜桔具有皮薄、色鲜、果型好、质脆化渣、清香无核、风味浓厚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1996年被国务院有关部门授予“中国蜜桔之乡”的荣誉称号。

2006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寻乌蜜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 江西寻乌,气候适宜、雨水充足,是典型的亚热带地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果种植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寻乌蜜桔主要分布在,长宁、文峰、澄江、吉谭和山标等乡镇。

2 主要品种

主要品种一般分为:特早熟、普通早熟、晚熟三大类 。其中特早熟品种分为:宫本、日南一号、市文等,成熟期比较早,一般在农历7月份就可以上市。普通早熟品种以温柑为主,上市一般在农历8月份,晚熟上市一般在9-10月份。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1 一、保护范围

寻乌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西省寻乌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寻乌蜜桔产地范围的建议》(寻府发[2005]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江西省寻乌县长宁镇、文峰乡、三标乡、桂竹帽镇、古潭镇、澄江镇、罗珊镇、水源乡、南桥镇、留车镇、晨光镇、菖蒲乡、龙廷乡、项山乡、丹溪乡等1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3.2 二、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1、特早熟:石子头1号、宫本、市文。

2、早熟:宫川、兴津。

3、中熟:寻乌1-1-9、大叶尾张。

(二)立地条件。

土壤厚度大于100cm,土质为红黄松壤土和沙壤土,土壤中含有微量稀土,pH值5至6.5,有机质含量>2%,海拔200至500米之间。

(三)栽培管理。

1、种苗培育:选用枳壳或枳橙做砧木,从优良品质的植株上采接穗嫁接,繁殖成一干三枝营养杯壮苗。

2、建园:山地留三分之一山顶种带帽树,以下开成梯田,梯田宽为3米以上。

3、定植:山地每公顷不超过900株,平地每公顷不超过675株。每株做成高30cm×宽60cm果堆种植。

4、整形修剪:采用抹芽、摘心、短截等方法修整成枝条分布有序,通风透光的自然开心形树形。

5、肥水管理:提倡间种绿肥,深翻扩穴,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方法。有机肥每株每年不少于10公斤,适时追施化肥。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做好树盘覆盖,生长期适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

(四)采收。

采收:特早熟在谢花后120天采摘,早熟谢花后140天采摘,中熟在谢花后170天采摘。一果两剪。需贮藏的果、遇雨应在雨停后5天采摘。

四、专用标志使用

寻乌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寻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猜你喜欢

  • 连环砂仁

    连环砂仁产于享有“中国砂仁之乡”美誉的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目前种植规模已达4万余亩,年产量1万余吨,是全国最大的砂仁基地。     连环砂仁属多年生草本,高2至3米......

  • 南川大树茶

    大树茶故里——南川   南川茶(学名:Camellia nanchuanic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阔叶林里,目前尚未由人工引......

  • 文山三七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 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地道药材。 来源:为......

  •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 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