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淘网,甄选柴米油盐酱醋茶、肉食禽蛋水产海鲜和零食地方特产,为您生活的每一天提供新鲜。
当前位置:鲜淘网 > 特产 > 地方特产 >

古井贡酒

来源:鲜淘网 2024-11-15 09:13:31      鲜淘网 手机版

古井贡酒


  
  介绍:

古井贡酒,大曲浓香型白酒,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有“酒中牡丹”之称,产自安徽省亳州市。古井贡酒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刘协。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赢得了海内外的一致赞誉。古井贡酒先后四次蝉联全国评酒会金奖,荣获中国名酒称号。

1 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浓香型白酒,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有“酒中牡丹”之称,产自安徽省亳州市。古井贡酒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刘协。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赢得了海内外的一致赞誉。古井贡酒先后四次蝉联全国评酒会金奖,荣获国家名酒称号。1988年在第13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登榜首。古井集团以古井贡酒为主导产品,现已发展成为集酒业、酒店业、房地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为一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 

2 名酒简介  

悠久历史

古井贡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在亳州的减店集,人们发现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洌甜美,人们用此井水酿酒、泡茶,回味无穷。相传,有个将军因作战失利,临死前将所用的兵器投入井里。谁知此后井水比先前更清淳透明,爽口润喉,所酿之酒,十里飘香,古井名声大噪,人们称之为“天下名井”。

据史书记载,古井贡酒的前身是“九酝春酒”,为曹操令手下人酿造。后曹操将“九酝春酒”及酿酒方法“九酝酒法”献给汉献帝刘协,献帝大加赞赏,作为宫廷用酒。从此,亳州一带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到了宋代,减店集已成了有名的产酒地,当地百姓至今还有“涡水鳜鱼苏水鲤,胡芹减酒宴贵宾”的说法。

明代万历年间,阁老沈鲤在万历帝的庆典上,把“减酒”当作家乡酒进贡朝廷,万历帝饮后连连叫好,钦定此酒为贡品,命其年年进贡,“贡酒”之名由此而得。到了清末,特别是民国时期,百姓不堪重负,致使糟坊荒芜,工人背井离乡,古井也随之复殁。

古井酒厂

1959年,政府为了重振“贡酒”的雄风,多次拨款兴建古井酒厂,以恢复“贡酒”的生产。将那些失散的公

古井酒厂(14张)兴糟坊的传人又聚集在一起,相继发掘出了南北朝时期的古井和明代酿酒用的发酵池,在采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运用了科学配方和技术革新,终于酿造出色、香、味俱佳,有独特风味,自成一家的佳酿。品酒专家评价道:“古井贡酒清澈透明如水晶,香味纯正似幽兰,喝入口中甘美醇和,回味悠长。其酒乃‘酒中牡丹’也!”

3 酒文化博物馆  

为弘扬中华民族酒文化,展示古井风采,古井集团于1994年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并于1996年正式对外开放。

该馆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整体布局巧妙,全部仿古建筑,汉式阙门雄伟壮观,清式回廊布满了碑文与浮雕。大殿是博物馆的主要建筑和陈列展览区域,建筑样式是仿明清琉璃瓦双重檐殿宇式建筑。展厅是现代装饰和陈列,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楼展厅:序言厅、酒源、酒韵;二楼展厅:古井成长史、古井系列酒陈列、古井功勋记、古井品牌战略、古井字画、结束语;书画展厅;体验区;地下宋井、明窖池群、手工操作参观间、游客酿酒体验区、酒铺及室外休闲体验区、浮雕墙碑林、题名留念(纪念品商场)。

走出大厅,欣赏完大殿展厅外回廊里的碑文和浮雕,还可以参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下宋代古井”和“窖池”。宋代古井位于地下六米深处。而参观“窖池”的同时,还可以参观手工酿酒的过程。改造完成后的博物馆,利用声光电等方式,通过实物陈列、情景再现、现场模拟等手段,让游客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

猜你喜欢

  • 连环砂仁

    连环砂仁产于享有“中国砂仁之乡”美誉的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目前种植规模已达4万余亩,年产量1万余吨,是全国最大的砂仁基地。     连环砂仁属多年生草本,高2至3米......

  • 南川大树茶

    大树茶故里——南川   南川茶(学名:Camellia nanchuanic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阔叶林里,目前尚未由人工引......

  • 文山三七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 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地道药材。 来源:为......

  •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 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